公租房能住一辈子吗 公租房可以一辈子长期住吗
公租房可以一辈子长期住吗
法律主观:
公租房不能住一辈子,最长可以住5年。公租房是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租赁期限最长为5年。
法律客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伍兆橘第三条腔团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猜正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公租房可以一辈子长期住吗
公租房不可以一辈子长期住。因为按照规定,公租房最长的居住年限为5年,居住期限届满以后,如果有续租需要且符合续租条件的,则可以每五年续签租房合同。市住房保障机构单位的工作人员会对公租房保障家庭定期进行复核,如发现不符合公租房居住条件的将取消公租房居住资格。因此,公租房是不能一直居住的。喊伏纤公租房的申请条件:1、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户籍:(1)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以下;(2)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3)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变化等对上述标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2、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家庭收入符合上款规定标准,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3、一个家庭只能承租一套公共租赁住房。考虑家庭代际、性别、年龄结构和家庭人口等因素,配租标准原则为:(1)1人单身宿舍、单居或小套型;(2)2人夫妻及子女未满10周岁的单亲家庭单居、小或中套型;(3)子女年满10周岁的单亲家庭中或大套型;(4)3人以上夫妻及子女中或大套型;(5)3年没摇上保障房直接配公租房;4、按时的缴纳社保。综上所述,公租房不可以一辈子长期住。因为按照规定,公租房最长的居住年厅游限为5年,居住期限届满以后,如果有续租需要且符合续租条件的,则可以每五年续签租房合同。市住房保障机构单位的工作人员会对公租房保障家庭定期进行复核,如发现不符合公租房居住条件的将取消公租房居住资格。因此,公租房是不能郑仿一直居住的。【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公租房能住一辈子吗,最长可以住多久
公租房不能住一辈子,最长可以住5年。具体而言,公租房的租赁期限和续租条件可能会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公租房的租赁期限在5年以上,最长可达20年以上。
在租期届满后,租户可以申请续租,但需要满足相关的条件和程序,如按时缴纳租金、无违规记录、符合家庭人口等要求。
公租房是由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的廉租房或限价房,旨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的居住保障。虽然公租房租金较低,但通常会设定租赁期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续租。
公租房申请流程如下:
1、到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请;
2、提交申请材料;
3、审核材料,如果符合申请条件,进行公告;
4、公示无异议,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
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需要准备的材料是:
1、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
2、已婚家庭成员的婚姻证明,离异地提供离婚证。
3、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单位的证明)。
4、按要求填写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核定表》(须提供原件)。
5、低保和优抚家庭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或优抚证明。
6、原住房拆迁的家庭须提供拆迁补偿协议。
7、需帆枯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埋轿物
第八条
申请人应当根据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弯液实性负责。申请人应当书面同意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实其申报信息。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对在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就业人员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人单位可以代表本单位职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