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白杨树寄生的功效与主治

杨树,这上面的是什么,很多年了,不知道叫什么,有点甜黏黏的?

槲寄生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树、苹果树、白杨树、松树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

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肆指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裂袜配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功能主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好盯于风湿痹痛,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白杨树根熬水有何功效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顷段裂虚喘咳,肾虚雀闭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燃亏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希望帮助得到你。。。

白杨树的药用价值

白杨树,树形高大,银白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阳光照射下有特殊的闪烁效果。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西元前200年由Hippacrates从白杨树萃取汁液(含水杨酸),可解除疼痛及发烧。
白杨树皮 (《唐本草》)
【异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山杨,又名:大叶杨型喊(《植物名实图考》),明杨樱禅。
乔木。
树干细长挺立,高至20米。
一年生枝黄褐色,有光泽;多年生枝为青灰色或暗灰色,皮孔明显。
叶芽长0.5~1厘米,卵圆形,通常有4鳞片;单叶互生;大小形状颇多变异,近三角形,通常长3~7.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长3~6.5厘米,嫩枝上的叶有长至14厘米,叶柄长至8.5厘米者。葇荑花序,花先叶开放;雄花序长11.5厘米,雄蕊4~11枚,花药长椭圆形或卵圆形,红色或紫色;雌花序长7~15厘米,子房无梗,花柱极短,柱头分裂,扁平。花盘为狭长漏斗状,口缘有毛。蒴果椭圆状纺锤形。 种子倒卵形或卵形,淡褐色,种柄长,生多数长细毛。花期3~4月。
生于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皮(白杨树根皮)、枝(白杨枝)、叶(白杨叶)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白杨树皮以铜刀刮粗皮蒸,从巳至未,出,用布袋盛,于屋东挂干用。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味酸,冷。
③《纲目》:苦,寒,无毒。
【白杨树皮的功效 】祛风,行瘀,消痰。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疮。
①《唐本草》:主久风脚气肿,四肢缓弱不随,毒气游易在皮肤中,痰癖等。
酒渍服之。
②《本草拾遗》:去风痹宿血,折伤,血沥在骨肉间,痛不可忍,及皮肤风瘙肿,杂五木为汤,捋浸损处。
③《日华子本草》:治扑损瘀血,并须酒服,煎膏可续筋骨。
④《纲目》:煎浆水入盐含漱,治口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两;或浸酒。
外用:煎水含漱或浸洗。
【选方】 ①治项下瘿气卜颂野:秫米三斗,炊熟,取圆叶白杨皮十两,勿令见风,切,水五升,煮取二升,渍曲末五两,如常酿酒,每旦一盏,日再服。
(《外台》) ②治妊娠下痢:白杨皮一斤。
细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二小升,分三服。
(《千金方》) ③治牙痛:白杨皮,醋煎含之。
(《梅师集验方》)

相关专题: 白杨树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