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公摊面积国家不管吗 公摊面积有法律规定吗

公摊面积有法律规定吗

没有。目前来说国家没有出台明文规定,这个公摊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只是指出了一个大概的范围,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在10%~13%,18层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摊约在13%~15%,点式的楼盘公摊大多在15%~17%,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坦此常都在25%左右。关于房屋的公摊面积购房者需要注意什么?1、索要公摊数据。关于小区的公摊余梁数据,购房者是有知情权的,因此购房者在了解公摊面积的时候可以向开发商索要公摊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数据购房者才能更好地计算自己的公摊面积。2、约定公摊面积。购房者在看房时,对于开发商或者销售人员口头约定的公摊面积,应该在签订购房合同的时候写入购房合同中,包括但不限于公摊面积的大小、位置、单价等等,只有这样,购房者才能避免未来开发商随意加大公摊面积,以及肆意涨价。3、并公摊面积非越小越好。虽然说公摊面积的大小和购房者的买房的花销多少有着很竖信运直接的关系,但是公摊面积却并非越小越好。比如,电梯间公摊面积太小,那么多人出入时,就会显得比较拥挤,居住体验性极差。所以在买房时不要刻意追求低公摊,只要公摊面积合适即可。公摊面积怎么计算?1、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2、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3、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综合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公摊面积=总公摊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总套数】×(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如果你想要计算建筑面积,可以在得出公摊面积之后运用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得出结果。

全屋定制

首席装修设计总监

设计师

家装套餐A

高级装修设计师

效果图

工装定制

资深室内设计师

案例

装修攻略

高级创意设计师

装修攻略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已经实施了吗

国家取消公摊面积是没有实施的。对于国家方面的态度,有不少的专家都表示,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会全面取消掉公摊面积。但是公摊面积要取消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迅速的就一刀切掉,因为这可能会对很多房产商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公摊面积真的会取消吗?答案非常清楚:公摊面积不会取消。首先,截止到目前,官方层面从未发表过有关“取消公摊面积”的文件文字。很多媒体基于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中的“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规定,分析得出“国家要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条新规并没有正式实施,它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所以不能作为取消公摊面积的国家法律法规依据;其次,实际上,在2月2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就发表了标题为《公摊面积取消?这事不简单》的文章明确给出了答案:“公摊面积”全面取消,这是错误解读。文章指出,公摊面积害人不浅虽然是事实,民众反感公摊面积的情绪浓厚也是事实,但是消念指从物理上来说,全面取消公摊面积不切实际,因为一个小区的入户大堂、过道、电梯井等这些“公共空间”都需要有分摊。事实上,每当人们讨论取消公摊面积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站出来反对。在我们看来,反对取消公摊面积的无非是三类人:开发商、物业公司、暖气公司。开发商方面:通常会以“取消公摊面积房价上涨”、“房屋品质会降低”为理由反对。但聪明人其实都看得出来这两个理由都是不成立的:一方面压缩公摊面积或改成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造成的价格上涨,本身只是一个数字问题,并不会真正提高购房者负担,相反会降低购房者的未来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开发商如果胆敢用压缩公摊面积占购房者便宜,那么这个开发商一定会被购房者所抛弃,他建造的产品也不可能卖得出去;物业公司方面:借着公摊面积,物业每年可以多收上百万的物业费。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公摊面积对应的物业费”其实购房者都是不需要缴纳的,因为室内部分已经交过费了,但同样没有享受到物业对等的服务;暖气公司方面:暖气费也按照建筑面积(包含公摊面积)收取,其实是最不科学、最不应该的。过道、垃圾场、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分隔墙等等这些地方明明没有暖气管,但业主依然要交钱,这分明就是在欺负业主“人傻钱多”。但现实中大家明明都知道这个规定不合理,但鲜有人站出来反对,根本原因是不敢不交——不交的后果可能就是断暖气。不过,纵使开发商、物业、暖气公司等有一万个反对“取消公摊面积”的理由,但都不妨碍公摊面积未来会拿配全面取消的事实。说得直白点,即使明年公摊面积不取消,也可能在5年后、10年后迎来公摊面积的全面取消。理由有三个:其一、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仍然在实行公摊面积制度的国家;其二、央媒新华社早就明确表态“公摊面积虽然长期存在,不意味着这种做法合理”,言外之意,取消公摊面积是大势所趋;其三、天怒人怨的公摊面积已经引来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住建部在征求意见稿中考虑将以“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在考虑出台新规整改这一弊端的准备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取消公摊面积我们完全有先例可借鉴——早在2002年,重庆市就通过了《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不仅如此,条例还明确了开发商“不照做”的后果:会被处以商品房交易金额5%-10%的罚款。此外,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看来,随着开放式小区越来越多,政府在公共区域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开发商取消公摊面积收费是趋势。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套内面积计价”都是一个更科学、更主流的计价方式。明年公摊面积虽然不可能全面取消,但是我们也看到,从去年起部分城市就开始出台新规封堵“可能由公摊面积而产生的”漏洞了。以北京为例,在今年研究起草的“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行为的通知”文件中,不仅明确了合同中必须同时标注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更进一步明确样板间必须要保留至收房后三个月。毫无疑问,在这两条新规下,开发商还妄想依靠公摊面积捞油水,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高袭购房者可以通过保留三个月的样板房来找开发商“算账”。最后,既然“明年起取消公摊面积”的说法不成立,那么讨论“开发商会不会向已购房者补偿”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前提条件都不存在。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明年公摊面积真的会取消,我们也不认为开发商会对已购房者进行补偿,国家更不可能出台政策强迫开发商对已购房者补偿。原因很简单,在我国,法从来不溯及既往。以香港为例,2012年宣布取消公摊面积时,并未对任何已购房者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偿。所以,不管是否取消公摊面积,都不可能对已购房者进行经济补偿。到此,一些个人媒体包装的“取消公摊面积购房者将获得一笔补偿”的说法是严重失实的。大家也别再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全屋定制

首席装修设计总监

设计师

家装套餐A

高级装修设计师

效果图

工装定制

资深室内设计师

案例

装修攻略

高级创意设计师

装修攻略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大家都知道买房子的时候还需要购买房子的公摊面积的,很多购房者初次买房,对很多专业名词不是很了解,比如房屋面积来说,常常听到公摊面积,以下看看核散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1

  民法典对于公摊面积没有规定。公摊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是指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面积;公摊系数=整栋楼的公共使用面积/整栋楼的套内面积。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八条,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

  2、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房屋公摊面积一般是百分之多少

  一般来说,房子的公摊面积是25%。其实公摊面积还是根据房子不同而不同的,像电梯房和楼梯房的公摊面积就大不相同。

  电梯房的公摊面积肯定要比楼梯房多,公摊面积越大对于业主越不利。

   1、7层以下住宅公摊面积

  这里说的7层以下住宅,其实指的就是楼梯房。

  楼梯房的公摊面积是7%-12%,其中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站这些都属于楼梯房的公摊面积。

   2、7-11层住宅公摊面积

  7-11层住宅属于小高层,它的公摊面积是10-20%

  不同小高层的公摊面积也不同,如果底层没有商铺,架空层的小高层公摊面积就是10-15%

  如果是带电梯的小高层,公摊面积在15-20%之间

   3、12-33层住宅公摊面积

  1-33层属于高层建筑,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最大,在14-24%之间。

  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安全通道,管道井,强弱电井,还包括所有底层住宅的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2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 【业主对专有部分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二百七十三条 【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道路、绿地等的权利归属】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五条 【车位、车库的归属】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公摊面积法律有规定吗3

   一、房屋的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是多少

  1、多楼层的住房,国家明确规定,在7层以下的住宅的公摊率是7%—12%。多楼层建筑的楼层数指得是在6层左右的磗混合的建筑,而其他的公摊部分的面积也包括外墙的水平投影的二分之一楼梯、楼梯间以及为每位住户所提供的服务业务的用房(热水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会占我们住房建筑面积的13%—18%。

  而在室内的楼层的高度分为室内的净高度(从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室内的楼层高(从地板到上一个楼层的地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楼层的高度在2.8米左右,我们楼房里的室内净高度在2.65米到2.7米之间。如果我们楼房里的室内净高度超过了4.7米以上,就应该按照两层楼房来计算我们室内的面积。

  在7层—11层的住宅的公摊率是10%—16%。一般情况下,蔽巧小高层的公摊率取决于各楼盘的自己本身情况来决定的。因为,不同的小高层楼房的公摊是有差异的。如果在地下没有设备用房,而在底层也没有任何商铺和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的公宏氏键摊系数是在10%—15%之间的。而带有电梯的小高层住户,公摊的系数在15%—20%之间。

  按照国家规定,凡在7层以上的楼层,必须安装电梯。所以,小高层就属于配制电梯的范围之内。这样楼房的特点就是方便的同时,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一种新的高度。

  2、高楼层的住房,12层—33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4%—24%,为什么高楼层住房的公摊面积是最大的呢?因为,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楼层的建筑一般都会在25层—33层之间。而且,高楼层的住宅也是楼梯高度最高的。

  而且,高楼层的建筑除了有电梯和电梯前室所占用的空间之外,安全通道的楼梯也占用了很多的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以及“弱电井”等等,许多公用的设备也都占用了很多的空间。所以,高楼层的建筑,楼层越高,公摊面积就越大。

  3、别墅的住房,国家规定,别墅类型的住房的公摊率是1%—8%,别墅类型的住房包括地下楼层在内的,最多三层楼房的独栋住宅的"形式,其中带室内的车库。一般来说,独立的别墅是没有公摊面积的。

  而联体的别墅有比较少的公摊面积。独栋别墅的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就是,在自己这栋楼的里面和自己这栋楼有连接的建筑结构,并且,就只向自己这栋楼的居民提供非盈利性的服务。这些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建筑,不能计算到公摊面积。

   二、分摊面积的计算是怎样的

  各户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户套内面积按比例分摊。

  第1步:计算分摊系数,分摊系数=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之和/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总建筑面积之和一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各户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摊面积=分摊系数×各套内建筑面积。

  哪些是房屋公摊面积

  1、盖的空中花园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面积。

  1、围护栏外的“花台”、“花池”不计算面积,与阳台连通的“花台”、“花池”参照阳台性质计算建筑面积。

  2、路、规划路属公共道路,公共道路边房屋首层的柱廊不计算建筑面积。小区内的小区路属内部路,不算公共道路,小区内房屋首层的柱廊应计算建筑面积。

  3、共有共用分摊面积计算上,明确市测绘所是以市规划局的报建图、《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附图为依据。规划局在报建验收资料上对公共面积、功能的定性等名称上固定称谓。

  4、天面的水箱间的面积按面积计算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5、在房屋上的烟道、烟井应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6、弧形规划用地面积计算时,三方同意由规划局在用地坐标列表中提供弧线上的桩点(拐点)坐标和圆弧半径,用地面积按圆弧半径进行计算。

  7、于建筑物旁突出地面层高在2米以上的地下室排气井按规定计算建筑面积;独立的室外地下室排气井不计算建筑面积。

  8、上盖的室外楼梯(单柱或双柱支承)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9、台中的水道管井、排烟井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空调机放置位不另计算建筑面积。

  10、围护栏外的“花台”、“花池”不计算面积,与阳台连通的“花台”、“花池”参照阳台性质计算建筑面积。

   三、如何解决房屋公摊面积纠纷

  三点提示:一是直接找开发商协调,也可向测绘部门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要求测绘单位重新进行测量,在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最后还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由法院指定测绘单位重测。

  三种维权办法中,第一种办法比较直接有效,但往往需要众多业主联合起来,要求开发商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媒体监督解决纠纷,但很多不良开发商会玩“躲猫猫”,采取避而不见和拖而不决的策略,处理起来比较耗时耗力。

  第二种办法的维权成本较高,专家介绍,公摊面积的测量都是以“幢”为单位,一幢楼中所有套内面积之外的地方都在公摊计算范围内,如果一户业主提出申请,意味着需要对整幢楼重新测量,按照现在纯住宅1元平米、商住两用1.7元平米的测绘费用,业主的负担至少在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相比之下,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的办法实在是无奈之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各种费用的支出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三种维权办法中成本最高的。

相关专题: 公摊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