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环境污染对地球有哪些危害 环境的破坏会对地球造成的怎样的后果

环境的破坏会对地球造成的怎样的后果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森判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污染概述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此谈改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侍灶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1、水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2、大气污染,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3、光污染,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可见光、红外线造成的污染;4、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引起土壤质量恶化。

  在地球污染类型中,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前侍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温室效应。现在全球的气候在不断地升高,北冰洋的冰川在不停地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在不断地升高,极大地威胁到低洼地的国家和地区。气候变暖,极端的天气在逐年地增加,一旦北冰洋的冰川都融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酸雨。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宏信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生产(pH值小于4.8时,鱼类就会消失);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蔽悔轮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的后果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环境问题:

1、资源破坏

人类过度消耗各种矿产资源。配猜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

2、生态破坏

上世纪50年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5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

3、土地沙化

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约达4800万km²,几乎是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国土的总和。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加剧,如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km²,使很多肥料白白流走,中国沙漠化土地有17.6万km²,每年流失的各种微量元素达400万吨,损失严重。

4、物种减少

全球物种约有1300万到1400万个。其中,已经被人类定名的物种约有170万个,大多数现存物种尚未被记录与描述。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芹搜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

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沙尘暴

经统计,上世纪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发生过20多次,到了21世纪其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

6、水土流失

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7、生活环境恶化

环境恶化是工业文明造成给人类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有4000人死亡。其它如水体污染、酸雨、光化学污染、全球变培首型暖、白色垃圾、土地污染等都是破坏自然的表现。



扩展资料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不能离开发展,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随能力而盲目地追求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存在着忽视发展中国家具体困难的倾向,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充分反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参与国际环境领域中的活动与合作。 

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发展中国家还面临一些更为迫切的局部环境问题,既有因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人口增长所造成的诸如土地退化、沙漠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恶化问题,也有因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酸沉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恶化

相关专题: 地球 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