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黄梅天是什么季节 黄梅时节是什么季节?

黄梅时节是什么季节?

黄梅一般是指“夏季”。
黄梅时节又叫梅雨时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世兆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黄梅时节,是我国江南地区对每年芒种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的称呼,是在夏季。

梅雨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天气,因为在那个时候江南地区的梅子正值黄熟期,天气多绵唤嫌绵阴雨,故又称作黄梅天、黄梅时节。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黄梅时节,人们要注意留心天气预报,当潮湿空气来袭时,记得紧和返手闭家中窗户,不给窗外湿气潜入的机会。

梅子黄时日日晴什么季节

梅子黄时指的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因此梅子黄时日日晴描写的季节是夏季。

引证解释:

黄梅天就是梅雨天气。初夏长江培首中下游流域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一、原文

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四、鉴赏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散仿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五、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六、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冲中纤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黄梅天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黄梅天通常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

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弯做悉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埋乎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胡枣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的种类介绍:

1、正常梅

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长达20多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阴雨绵绵、高温高湿,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梅雨总数的一半。

2、早梅雨

梅雨每年都会有,但有的年份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气象上把“芒种”节气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开始后气温还比较低,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早梅雨基本上是十年一遇。

3、迟梅雨

6月下旬以后才开始的梅雨被称为迟梅雨,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持续时间不长,平均只有15天左右,不过迟梅雨的降雨量比较集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梅雨

相关专题: 黄梅天 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