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河南钧瓷前三名大师都有谁 钧瓷国家级大师有几个

钧瓷国家级大师有几个

目前,河南省被国家一级协会以上组织授予的钧瓷类国家级大师共有15人,其中,已故的刘迹滚拍富安先生姿羡是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得者,刘富安先生获得国家级大师那一年年仅38岁,河南省缺席了第一届和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原因种备宴种,是河南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巨大损失;已故的晋佩章先生是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获得者,这一届,刘富安先生也被授予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目前,其他国家级大师有(按首届授予时间顺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 杨志 杨国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苗长强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王金合 王秋红 王现峰 孙军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志钧
张金伟 冀德强 杨晓锋
这样可以么?

晋晓童的人物介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晋家钧窑总工艺师,晋佩章钧瓷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晋佩章钧瓷艺术馆馆长。生于钧瓷世家,其父已故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钧瓷泰斗晋佩章。
1963年生于神垕镇,1977年随父晋佩章学习钧瓷烧制技艺,1980年进入禹县钧瓷美术厂工作,1984年参加河南省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后进入原禹县钧瓷二厂实验室,从事钧瓷造型与雕刻工作。1988年随父亲创办“刘山窑艺实验室”,研究宋代钧瓷工艺及北方青瓷工艺。
晋晓瞳入行师从文付章学钧窑烧成,又师从徐国祯、温大木、邢国政、温国立转入造型设计领域,进而呈其父晋佩章衣钵在钧釉工艺领域出类拔萃,最终成为少数在实践生产、理论研究的成就卓然的钧瓷大家。其作品以瓶、尊、洗、鼎等传统器皿造型为主,烧成偏爱柴烧工艺,他认为钧窑以柴烧成是传统烧制中较有优点的。从而也造就了他的釉色不同于其父的风格,以“流动的线体结构”组成的釉彩画面,雄浑壮丽、美妙多姿、内涵深厚。
创作之余,更致力于陶瓷艺术的文化积累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出版《话说钧窑》、《中国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作品选》等多部钧瓷专著,共完成50多万字的研究记录。 1976年初由父亲晋佩章先生引导传授,开始学习炉钧烧制技艺。
1979年毕业于神垕陶瓷职业高中。
1980年进入钧瓷一厂,拜文付章先生为师,学习钧窑煤窑烧成技术。
1985年春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在神后镇陶瓷职业中学开办的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
1985年10月钧瓷二厂造型设计组,追随业内名师温大木先生学习钧瓷雕塑技艺,追随业内名师邢国政、温国立诸位老师学习钧瓷造型制作技艺。
1987年10月,离开禹州市钧瓷二厂,神后镇刘山窑艺实验室任设计师。由此追随父亲晋佩章先生开始长达十八年的钧瓷工艺研究与设计实践历程。
2010年6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国家级培训项目:禹州钧瓷创作高级培训班结业。 2001年创办个人钧瓷工作室
2003年6月,致力多年的炉钧花釉试制成功,投入批量试验。
2003年3月在神后镇创办晋家钧窑。
2004年6月晋晓瞳开始致力于钧瓷柴烧工艺研究至今。
2004年12月钧瓷柴烧工艺宣告成功,恢复了失传700余年的传统工艺。
2004年7月晋晓瞳被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年与父亲晋佩章先生合著的《话说钧窑》一书入选新翰林书系,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6年晋晓瞳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2006年晋晓瞳钧瓷作品“福美瓶”获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
2006年9月晋晓瞳《中国钧瓷探源》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6年晋晓瞳获河南工业联合会,河南陶玻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文化传播贡献奖”。
2007年晋晓瞳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同年,当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
2008年晋晓瞳设计制作的《牵牛花瓶》荣获香港国际陶瓷大赛金奖,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2008年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2008年度河南省陶瓷艺术突出贡献奖。同年9月当选为香港国际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暨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晋晓瞳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河南省最佳设计师的荣誉称号。
2010年4月晋晓瞳筹资创建当代钧瓷艺术陈列馆,现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
2010年8月应邀赴台湾,参加“中国钧瓷台湾行”文化交流。
2010年9月19日晋晓瞳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华文化城举办当代“中国钧瓷(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展”.
2010年10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荷花尊荣获该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大展银奖。
2010年11月,晋晓瞳钧瓷作品入藏故宫博物院,陈丽华副院春虚长、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先生出拿森告席了景仁宫举行的晋晓瞳钧瓷作品捐赠仪式,并颁发了捐赠证书。
2010年12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兽耳玄纹瓶》荣获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消明设计创新评比大赛银奖。同年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高级工艺美术师
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获得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首个在欧洲、在巴黎开办个人作品展的钧瓷艺术家 1996.香港文化会展中心--- 当代钧瓷珍品展
2003.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工艺美术珍品展
2006.郑州河南省博物院---中原陶瓷名家精品展
2007.11正和北宋官瓷华夏中原古陶瓷文化交流暨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
2007.6北京中艺东方艺术馆----第三届全国八大名窑陶瓷教授、大师精品展
2008.10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
2009.1.2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展
2008.9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展”
2008--2014.禹州----第一届--第七届钧瓷文化节钧瓷创新作品展
2009--2014.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历年11月的十大名窑作品
2009.6文化部恭王府---晋家钧瓷作品展
2009.10杭州西湖艺术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0年6月.台北市中正纪念堂---“世纪瑰宝——禹州当代钧瓷精品展”
2011.9韩国京畿道京畿陶瓷博物馆---韩中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1.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特别企划展暨‘韩中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1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中国历史名瓷恢复成就展
2012.2012.5郑州河南珍宝馆---共和国钧瓷二十人展
2012.郑州河南省美术馆---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3.5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梦幻的家园——晋晓瞳个人钧瓷艺术作品展
2013.11郑州河南陶瓷馆---豫台情两岸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3.郑州河南省工艺美校展览馆---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
2014.12郑州河南省工艺美校展览馆---河南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展 2009年4月,由晋晓瞳创作的两件钧瓷作品:《龙耳大花瓶》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收藏。
2009年11月,由晋晓瞳设计的钧瓷作品:《天球瓶》荣获2009年,“河南之星”陶瓷艺术类银奖,
2009年12月,由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吉祥瓶》、《春韵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9年10月,晋家作为钧窑的代表厂家参与2009年中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荣获“国际优秀奖”。
2010年1月禹州市刘山窑艺实验室生产的《太平尊》被宋庆龄基金会指定赴台访问礼品。
2010年1月,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窑变观音瓶》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收藏。
2010年1月,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益寿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
2010年1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龙柄花浇瓶,被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收藏。
2010年3月,晋晓瞳先生的柴烧钧瓷作品:《观音瓶》,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永久收藏。
2014年5月,由晋晓瞳创作的柴烧钧瓷作品《神州宝鼎》、《莱菔尊》,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

翟群钧瓷有收藏价值吗

神钧宝瓷,君王之瓷。

它源于唐兴于宋,是帝王特享的观赏瓷,

寻常百姓只有耳闻而未得见。

身为官窑烧制的御供珍品,

它极具皇家审美,工艺精湛,造型考究,

不计工本,不惜材料,只追求器物的极致之美。

因此它端庄高贵、古朴典雅、浑厚大气,

无愧为宋瓷中的佼佼者。


▲翟群·盛世莲荷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它以一抹红打破当时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开创陶瓷史上彩釉瓷的先河!

自古瓷器多青、白、黑等单一釉色,

它首度用铜的氧化物作着色剂烧制出铜红釉,

使陶瓷有了琳琅满目、万紫千红的世界,

对人类陶瓷史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翟群·新款主人杯

钧艺千秋,窑火凝珍。

它以灵动自然、瑰丽绝伦的窑变艺术,

 跻身于华夏五大名窑之列!

千钧万变,意境无穷。

如脂似玉的釉面,五彩斑斓的釉色,

神奇玄妙的纹路。最终成天工巧绘的写意画,

五彩渗化,包罗万象。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趣

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颇耐人寻味,

又令人爱不释手!


▲翟群·美人访梅瓶

它是钧瓷,集宋式美学之大成,

显皇家品位之尊贵,呈窑变万彩之绝色!

自古就备受世人的青睐与追捧,

近千年来,热情不改!

新中国成立后,国运昌隆,

钧瓷艺术得以再现辉煌!它荣登国礼首先,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多国领导和博物馆收藏,

成为华夏艺术巅峰的代表之一。如今的钧瓷

在无数匠人们的不懈努力下,也不仅是

高端品鉴的奢侈用品!


▲翟群·敦煌印象秦权壶

同时,钧逗和瓷作品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为民众案几上的艺术享受,

甚至是茶桌上独具魅力的品茗佳器,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钟爱!

02
钧 艺 有 道
提到现今盛行的钧瓷茶器,

那就不得不提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大师,

也就是当代钧瓷茶具产业化的

先行者和开拓者!


▲翟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获得者,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禹州市十佳钧山圆盯瓷工匠。

1959年,翟群出生在禹州神垕,

自小在窑场环境中长大,深受钧瓷艺术的

长期沁润和熏陶。似乎冥冥之中,

就注定了与钧瓷的缘分。

1977年,翟群初中毕业,

见恢复高考无望,索性就到瓷厂去打工。

没想到他刚进瓷厂几个月后,高考恢复了!

回去继续修学?还是留下做瓷?

他陷入两难的抉择。


▲翟群·繁星釉井栏壶

在那个年代,读书才是出路,

显然很少人会选择做瓷这种粗活累活。

但看着一团团泥土在老师傅手中捏造成坯,

在窑火中涅槃成色彩鲜艳的瓷器。

翟群心生羡慕,深深为之着迷。

既然喜欢那就去做,翟群就这样毅然选择

钧瓷这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从此开始专心学艺,

负责钧瓷的生产和工艺研究,一步一步地

从普通工艺师到技术副厂长、厂长,

到如今享誉全球的大师。


▲翟群·煤烧敦煌印象龙旦杯

1992年,翟群在孔家钧窑

主管企业生产及工艺技术管理等工作。

帮孔家钧窑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工艺体系,

因此也成了孔家钧窑的代表人物。


▲翟群·繁星釉六福壶

2010年,翟群决定创办华鼎钧窑,

就任董事长、艺术总监,开始慢慢地绘制

钧艺蓝图,以弘扬钧瓷文化为己任,

打造有影响力的钧瓷品牌。

03
守 艺 求 新

▲ 百家讲坛王立群

▲ 百家讲坛王立群

收藏翟群作品”许君以昌”

从事钧瓷艺术四十几年来,

翟群始终保持对钧瓷艺术的敬畏和热忱。

他坚守传承,对传统钧瓷的造型、釉理、烧制,

及生产工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 耿宝昌老师收藏翟群作品

“一统壶”并题字

但他也继往开来,守艺求新!

坚持创新,在提升钧瓷质感和窑变效果

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的作品造型典雅大气,

工艺精细考究,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浑厚庄重,

窑变气象万千,深受藏家的青睐和推崇,

多次获奖并成为高端礼品!


▲ 翟群作品“中华尊”作为国礼
送给肯尼亚总理

部分获奖经历:
2011年,华鼎钧窑选为河南中原福塔高端礼品合作伙伴。论文《论钧瓷型釉工之美》入选《魅力中国》杂志。

2012年,作品“中华尊”作为国礼赠予肯尼亚总理奥廷加,作品“长寿壶”、“乾坤壶”等在河南省首届钧瓷壶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华夏尊”获河南省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金奖。

2013年,作品“运转乾坤”入选“中国梦”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行神舟十号活动。

2014年,作品“中华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5年,作品“一统壶”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地奖】金奖。

2016年,作品被上海中国非遗总部基地收藏;作品“大地壶”被荣获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的清华教授张守智收藏。

2017年,作品“一统壶”被誉为“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的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老师腔空收藏;同年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华夏非遗传承与保护推进大会。

2017年11月,作品“盛世莲荷”、“华夏尊”、“容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8年,翟群大师被第七届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评为“2017年度最具收藏热度陶瓷艺术家”。

继承传统,更要优于传统,

这才是钧瓷作为非遗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翟群年少入行,从传统器型学起,沉淀了多年

深厚的艺术功底。在此坚实的基础上,

他不断探索和发展,从而形成

自己的艺术风格!

04
壶 思 妙 想
钧瓷自古为皇家的赏玩雅物,

是高高在上的观赏瓷,是奉上神坛的奢侈品。

这导致了钧瓷与民众的距离太过遥远,

不利于钧艺的传承与弘扬。


▲翟群·翠金釉牛转乾坤壶

所以,翟群率先寻找突破,

他说当代钧瓷的发展急需两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功能的转变,二是工艺的转变。

所谓功能的转变,就是钧瓷

由原先的只能“看”发展成“能看又能用”。

而工艺的转变,就是要精益求精,

在精细化上下足功夫,解决重量、密封性、

出水流畅度等问题,打造真正兼具

实用功能的艺术品!


如今,钧瓷茶具已成为钧瓷行业

产业化升级和换代的代表性作品,引领市场

消费的新趋势。品味钧瓷茶器,开启雅致生活。

斟一壶茶,看绝美釉面与茶水交相辉映,

仿佛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翟群的钧瓷茶具作品,

选用天然原矿材料,质地温润如玉似翠,

完全无毒且利茶。采用手工制坯,方非一式,

圆非一相,工艺精湛,造型多变。釉色丰富,

异彩纷呈,窑变神奇,意境万千,

堪称当代钧艺壶之典范。

因此,翟群也被业内誉为

“钧瓷茶具产业化”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05
匠 心 传 承

▲翟群·煤烧金闪银

少年从钧行,回首已半生。

如今的翟群已是钧瓷界德高望重的大师。

从事钧瓷不单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一种情怀,

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对钧瓷艺术

深沉而又无私的热爱,

他的多项创新成果被众多窑口采纳,

成为钧瓷行业工艺操作规范。同时他积极

培养一批批钧瓷技艺人才,大多都能独当一面,

或成各级艺术大师,或成各窑口的技术骨干,

对钧瓷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翟群·中华尊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

翟群倾尽半生心血将钧瓷工艺做到极致,

传统制之精髓,造时代之革新,

这便是匠人匠心!

相关专题: 钧瓷 大师